ID: 7207930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学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757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三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习学
  • cover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识梳理 (1)自然带分布 名称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特别提示]根据“热量带+典型植被带”就可记住大部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自然带有不同的代表性植被:从温度条件看,随着温度的降低,森林景观由常绿阔叶林变为落叶林,再变为针叶林;从降水条件看,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植被景观由森林转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 (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A、地带性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 太阳辐射 低、高纬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水分 海陆位置 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沿等高线水平延伸,垂直方向更替)。垂直分异规律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注意: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温度高则雪线高(夏季高于冬季,低纬高于高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B、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现象):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和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分布实例 海陆分布 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 地形起伏 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分差异 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 洋流 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 【例1】(2015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真题)下图为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侧蝶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古诗词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中蝶类优势种群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2)与山麓东侧相比,山麓西侧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脆弱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整体性 【例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析及山地垂直分异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自然带更替的规律,图中甲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 (2)一旦山顶冰川积雪消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山坡森林上线下降 C.山顶冰川侵蚀地貌消失 D.使全球海平面上升 一、单选题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影响。植物孢子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