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11345

河北省宣化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26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宣化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
  • cover
河北省宣化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两宋时期,出现江南大量种植粟、麦、豆和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 A. 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B. 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北方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 D. 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手工业经济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汉代“工官”制度的建立对于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B. “官窑”生产的瓷器,其技术、艺术水平最高,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C. 随着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已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 元代的“匠户”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 唐朝人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形象地说明唐朝的“草市”(  ) A. 与城市中的“市”相伴相生 B. 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活跃 C. 逐步摆脱了原有“市”的管理制度 D. 严格受“市”“坊”管理制度的限制 “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的谜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 A. 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 走官商结合之路 C. 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 徽商虚伪的反映 如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 国内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 C.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D.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 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 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 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A. 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项经济政策 B.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 C. 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 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 周恩来与李先念、余秋里及相继复出的陈云、邓小平等人,积极推行了毛泽东打开对外经济工作局面的决策。抓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急于出口的有利时机,针对国内需要,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从1972年起,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以上材料说明(  ) A. “文化大革命”推动了对外经济交流 B. 改革开放从1972年就已经开始 C. 外交僵局的打破与对外经济交流相辅相成 D. 经济危机促进了改革开放的进行 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 A. 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 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