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25471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760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3课,辛亥革命
  • cover
(课件网) 狭义: 广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1894年兴中会成立或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指辛亥年(1911)的武昌起义。或以武昌起义开始,到1912年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的背景   2、辛亥革命的经过 3、辛亥革命的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⑴清廷日益腐朽,民族危机严重。 ⑵ 清廷丧失自我革新能力 1、必要性: 2、可能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 革命党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⑴经济基础: ⑵阶级基础: ⑶思想基础: ⑷组织基础: ⑸军事基础: ⑹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条件、思想武器、阵地、代表)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预备立宪骗局)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廷放宽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清末新政)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 (7)英雄人物: 孙黄等长期努力和湖北新军革命党的机智、自主 革命首先在武昌成功的原因 ⑴清廷日益腐朽,民族危机严重。 ⑵ 清廷丧失自我革新能力 1、必要性: 2、可能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 革命党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⑴经济基础: ⑵阶级基础: ⑶思想基础: ⑷组织基础: ⑸军事基础: ⑹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条件、思想武器、阵地、代表)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预备立宪骗局)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廷放宽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清末新政)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 (7)英雄人物: 孙黄等长期努力和湖北新军革命党的机智、自主 武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武汉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武汉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的组织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湖北新军革命党的机智、自主 革命首先在武昌成功的原因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内容与百日维新基本一致 1901年到1905年,慈禧以光绪名义颁布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科举;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十三大臣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分析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目的有何差异: 分析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客观推动作用: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革命思想传播、革命骨干成长;湖北新军成为武昌首义主力;立宪派与革命派联合等 消弭革命,挽救统治;救亡图存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内容与百日维新基本一致 1901年到1905年,慈禧以光绪名义颁布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科举;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