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品评家》教学实录 教学背景简介:我任教的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一些工人家庭和个体商贩家庭。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而且家长也乐于支持必要的学习。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没用,会耽误学习,是浪费时间。 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我首先是要转变他们的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加上我们这套教材所选课题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普遍比较喜欢而且感兴趣,因此他们能充分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学生情况:我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共40人。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将学生分为四组,目的是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更便于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基本脉络是:一、从生活入手自然的导入,并告诉学生什么叫品评。在导入部分就欣赏事物的美,应从哪几个角度入手,有个初步的认识。二、对生活中的小饰品、玩具,随意的摸、玩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对这些物品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不光是视觉角度,触觉和听觉的感知都会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情绪。三、学生介绍、品评。主要从事物的外形、色彩、功能、材料、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利用了一些活泼的形式,可以不光说,还可以玩玩和模仿。四、通过“猜猜看”这个游戏想让学生深入全面的观察事物,并能用一段对话对其进行描述、品评。五、“寻找美丽” 部分,是从生活中几个容易接触,离孩子们很近的方面进行欣赏,让学生在进行了一系列品评的练习后,能更深入更深层次的品评事物的美,更明白的知道美存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六、教师总结语部分。 教学目标:一、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品评”。二、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从各种角度对事物进行品评。三、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和学生的叙述,使大家明白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要做个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人。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美术课出发,通过“品”———品味与感受生活中的美,“评”———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述自己眼中的美,来发现、观察、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教学难点: 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关注与热爱之情的培养。 教具、学具:课件和生活中美的饰品。学生带来自己认为美的小东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教师出示课件) 生:哇!(学生马上很兴奋) 师:它们几个的家呀可漂亮了!想看吗? 生:想。 师:你最喜欢谁的房间?为什么,喜欢它哪儿?(引导学生从颜色、外形方面说) 生1:我喜欢小猫的房间。因为我觉得小猫的房间很干净,一看就知道它是个将卫生的小猫。 生2:我喜欢小猪的房间。一看就知道小猪很爱学习,你看他的房间的窗帘、被罩、枕头都是一支支大铅笔,而且他的房间的色彩很鲜艳,我很喜欢。 师:这个房间你喜欢吗?(不喜欢)为什么? 生3:我觉得这个房间的颜色太多了,我喜欢色彩少一点,颜色浅一点的房间。 师:这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很不错。 生4:我喜欢史努比的房间。他的房间好大呀,而且房间的颜色让我感觉很舒服。(学生大胆积极的说自己心中的感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也是最喜欢史努比的房间。因为你看他的房间里有大大小小的那么多的史努比,睡觉的时候抱一个多舒服啊。哈! 师:刚才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这个房间的过程,我们给它起个名词叫“品评”。 师: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和文具的经历啊?你在买的时候是怎样买的? 生1:我和妈妈去超市买文具的时候,都是选我喜欢的颜色的,还得好用。 生2:我和妈妈去买衣服的的时候,都是我自己挑样子,我喜欢样式简单大方的。(学生踊跃的说出自己的经历) 师:你们净挑自己喜欢的,好看的。那老师告诉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