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41047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71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仁爱,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初识酸、碱和盐
  • cover
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ZnCl2 B.CuSO4 C.MgCl2 D.FeSO4 2.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酸性溶液的pH时,他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再测定,则他所测得的溶液pH将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4.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质量 B.移走蒸发皿 C.稀释浓硫酸 D.闻气体气味 5.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B.某些花瓣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 10.3 D.用食醋长时间浸泡铝壶除净铝壶内的水垢 6.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12.8g食盐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7.5℃ C.用10ml量筒量取5.6ml稀盐酸 D.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3.5 7.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由紫色变蓝色 B.由蓝色变红色 C.由红色变无色 D.由无色变蓝色 8.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不直接把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 9.同学们对的一些做法进行的下列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雨天汽车低速行驶,是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较大 B.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由于二者反应降低肥效 C.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运动,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食醋除水垢,是由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 10.预习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是分子在不停运动 B.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三个条件 C.足球烯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D.蜡烛燃烧越烧越短,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 11.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广口瓶内物质 用途 A 一定量浓硫酸 干燥某些气体 B 装满水 收集某些气体 C 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CO2等气体 D 空气 收集某些比空气重的气体 A.A B.B C.C D.D 12.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有以下结论:①.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④.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⑤.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滤渣中可能有M;⑥.滤渣中一定有Ag。根据实验分析,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13.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为置换反应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②为复分解反应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Na2CO3固体 NaHCO3固体 加热 B Cu Fe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O2 H2O 通人盛有过量浓H2SO4的洗气瓶 D CO2 HC1 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