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0971

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鉴赏9.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考点熟读背诵(课件:16张PPT+word)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526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下,PPT+word,16张,课件,背诵,熟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考点背诵记忆 一、常识(熟读) 体裁:歌行体 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译文(熟读)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 自叹息。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三、主题(背诵) 这首诗通过描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并推己及人,表达了舍己为人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四、赏析(背诵) 整体理解 1.诗中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幅画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秋风破屋 焦灼苦痛 群童抱茅 无可奈何 写景记事 夜雨湿屋 忧思难眠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直抒胸臆 名句赏析 2.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哪些?可以用其他词语来代替“怒号”和“卷”吗? “怒号”→““卷” →飞” →“洒” →“挂” →“飘转” →“沉”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形象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不能,因为“怒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彩。 “卷”字好。既形象又有力度。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为什么用“老”字?“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老”其实不是写年龄,而是写心情,揭示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一叹自己:年事已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二叹百姓:民不聊生,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5.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冷,很硬,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形象生动。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点明时代背景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