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6946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9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知识点,名师,考点,易考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cover
原创连载,转载必究 统编版六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目标: 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1.我会读。 一类字:            二类字:         易错音:诞(dàn yán)生 花蕊(ruǐ luǐ) 锲(qiè qiàn)而不舍 碱性(xián jiǎn) 凹凸(āo ào) 华罗庚(huá huà gēn gēng) 答案:dàn ruǐ qiè jiǎn āo huà gēng 2.我会写。 听写生字词:领域 习惯 花圃 盐酸 四溅 花蕊 魏国 搜查 蚯蚓 出版 石阶 地域 惯例 苗圃 心酸 溅出 蕊珠 北魏 搜索 蚯蚓 版图 阶级 易错字:“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听写词语:真理 定理 定律 学说 创立 疑问 洗澡 学院 机械 教授 实验 机遇 论文 见解 结论 正确 转动 测量 善于 事例 解答 灵感 领域 逆时针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顺时针 3.我能理解.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我能归纳词语 ★近义词:真理———真谛 研究———钻研 敏锐———敏感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反义词: 真理———谬论 独立———依赖 诞生———死亡 偶然———必然  敏锐———迟缓 司空见惯———鲜为人知 无独有偶———独一无二 5.课文结构梳理。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事例: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石蕊试纸  第二事例: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 第三事例: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眼珠转动现象推断出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三个典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6.课文易考点梳理。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_____,_____,不断解决疑问,_____地追根求源,就能在_____的道理。 【紫罗兰的变色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锲而不舍 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 本课分别用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方法阐述了三个事例,用这三个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是理解说明事例的方法,用具体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本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语文要素。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4.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