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8261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38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76655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三大,改造,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38张PPT。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学习目标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导入新课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效果?新课探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欢喜,但是建国之初,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时光回到1951年春天,河南安阳县许家沟乡。如同全国的农民一样,分到土地的农民王老壮沉浸在翻身当主人的喜悦之中。王老壮是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新课探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令王老壮喜出望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大家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新课探究有了自己的土地,王老壮生产干劲分外足,全村上下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全村人都乐开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新课探究第二年,村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就要枯死了,王老壮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新课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新课探究材料一新课探究认真阅读这则材料,结合教材第23、24页“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目的全部内容,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完成的?新课探究我国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新课探究材料二新课探究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同材料中所说的那样,有的农民甚至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新课探究农业改造的方式: 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新课探究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主要是:土地人股、牲畜农具折价人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新课探究①改造时间:1953———1956年。 ②改造阶段: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新课探究那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农民来说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继续了解图片故事:王老壮的后续故事。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老壮积极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