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9759

北京版9下化学 12.1几种常见的盐 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64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京,9下,化学,12.1,几种,常见
  • cover
几种常见的盐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1、内容:本课共四个内容,介绍常见盐氯化钠,粗盐提纯的活动探究和复分解反应的活动探究,简介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盐是一类物质,了解生活中常用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增强生活常识;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操作,达到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1、目标: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分析:通过学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问题分析 教学过程中采取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酸、碱、盐的反———复分解反应;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对于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要多启发、多分析、多讲解、让学生多练习。 四、教学流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引———氯化钠的化学式、用途、分布———学生探究:粗盐提纯(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点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用途、性质———CO32-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加强练习———交流反思。 (二)教学情景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什么是盐? 设计意图:由食盐引出盐的定义,了解一些常见的盐。 师生互动: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亚硝酸钠、高锰酸钾的化学式。 2、过渡到新课 问题2:氯化钠有那些用途?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说明食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师生互动:学生抢答教师总结。 问题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分布的? 设计意图:认识自然界中的氯化钠是混合物,为粗盐提纯做铺垫。 师生互动:学生看课文69二、三自然段。 问题4:如何将粗盐提纯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点评 教师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如:(1)粗盐中含不溶性(泥沙等)可通过那些步骤除去?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应注意那些问题?蒸发时应注意那些问题?(2)、分析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3)、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4)、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答。 4、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性质和用途 问题5:你能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设计意图: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练。 问题6: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师生互动:教师简述。 问题7: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 师生互动:学生写教师指导。 5、CO32-的检验 问题8:分析Na2CO3、NaHCO3、、与、、CaCO3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前两种物质也能与盐酸反应吗? 设计意图:引出CO32-的检验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要求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6、过渡知识: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问题9: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石灰水溶液会观察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酸、碱、盐之间的变化规律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要求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复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