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8165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四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085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民,PPT,22张,三民主义,孙中山,1课
  • cover
(课件网)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的巨变 导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列宁《怎么办》 探究一: 探究一: 从17世纪--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先后建立并日益完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向工业化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总之,整个人类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民主化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社会前行。 然而中国的当时社会状况是如何呢?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 探究二: 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背景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政治: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民族危机加深, 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6)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5)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2、形成过程: (1)同盟会成立时间 (2)同盟会机关报 (3)同盟会纲领 1905年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3、评价 (1) 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3)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2 1911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 1913—1922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救国活动 结果: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但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4、实践: 探究三: 三民主义这一救国思想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②未明确民权问题、没有充分解决农民工人的需求。 理论反思: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三民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 和斗争的失败;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 (2)十月革命的影响 探究四: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什么不同?新在何处? 3、评价 (1)进步意义: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 新三民主义指导下救国活动 1912 1911 1924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 1913—1922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1924—1927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1925、3、12,孙中山逝世 实践: 小结:从三民主义提出到新三民主义 1905年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 → → 《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 → → → “《国民党一大》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顺应时代发展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 革命先驱 Ge Ming Xian Qu 我们应该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什么精神?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