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9087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件(共61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828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岳麓,PPT,61张,课件,手工业,时代
  • cover
课件61张PPT。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什么是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一)金属冶炼业———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二)丝织业和棉纺织业———衣被天下(三)陶瓷业———从烧陶到制瓷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1、金属冶炼术重点知识归纳春秋炭,汉代煤,南宋焦,明焦传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湛、使用广泛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兔首2件被拍卖,青铜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5件仍然下落不明。 6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青铜方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司母戊鼎7尊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敞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牺尊。牺尊上装饰有各种华丽的纹饰,兽背或头做成尊盖,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8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爵 9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10觥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牛形青铜觥11商周时期的青铜耜 考古学家在春秋时期的古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这是一把制作工艺十分高超的青铜剑。剑已在地下埋藏了2300多年,但出土时仍完好如新,拔剑出鞘,寒光闪闪, 毫无锈蚀。全剑长55.6厘米,刀薄锋利,试之以纸, 二十余层一划而破。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成就2、纺织技术A、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明代中后期,部分地区的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1)上古时:养蚕缫丝(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四五千年前) (2)西周:工艺发展,品种丰富,图案精美(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4)唐代:缂丝技术:“通经断纬”,纹饰绚丽,极具神韵 (5)明清:鼎盛时期西 周 采桑图 商 代 玉 蚕汉代 素纱蝉衣南 宋 缂 丝 莲塘乳鸭图 宋·缂丝秋山诗意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2、纺织技术B、棉纺织业发明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