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93680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13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苏轼担任杭州通办期间。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做全面的概括与评价。 这首诗抓住了天气,亦情亦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一、利用图片和乐曲烘托意境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怎么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通过播放西湖的风景图和配了一曲古筝乐曲创设情景,力图一开始就营造氛围让学生入境。在教学时,我出示的。晴天西湖和雨天西湖的景色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包括配乐都选是中国古典乐器所演奏的经典乐曲。这样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然入境,当他们体会起作者所描绘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学法渗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从学习古诗的四步法:读,释,感,悟,着手教学。首先通过初读古诗,将字词的音纠正读准,然后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单位,小组交流,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紧接着让学生想象西湖两种不同的天气的特点,多种形式的引读,品读,感受西湖在晴时和雨时的不同神韵,入境体会,诗人用一个奇妙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蛾眉,总是风姿绰约,有令人神往之美。最后,引读诗人的情怀,想象自己是苏轼泛舟饮酒,感悟诗人醉心于西湖美景,醉心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理解“”潋滟”“、”空濛”这两个词语以及诗人使用的奇特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比喻成“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是因为自己迷醉在这西湖的美景里,所以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引读品味,渐入佳境,切身体会作者所要描绘的美景,我要表达的诗情,从而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样懒点和重点才能够有效突破。 三、朗朗读书声,为古诗教学的重头戏 古诗教学往往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全班齐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读,学生单独读,教师引读等。只有多读才能让学生读中体会,读中品味,读中感悟,读中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情怀。在第一个环节:初读正音,我用范读引路,然后同桌对读,学生齐读,有效的梳理了生字新词。而在第二个环节:再读释诗意,我主要以学生自由朗读和单独读来合作交流,理解诗意。第三个环节:品诗情,主要是用引读,让学生能够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诗情画意。最后一个环节:入境领悟诗味,同样也用引读,让学生自己就是苏轼,泛舟饮酒西湖之上来感悟诗人醉心于西湖美景,醉心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拓展部分还使用了念诗歌,唱诗歌,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了解自古以来诗歌的最原始的吟诵方法,用孩子们喜欢的韵律来激发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所以说古诗教学读永远都是最重的戏码,不变的法则。 四、板书和作业也需要精心设计 用台阶式的格式来板书,主要是为了体现四步读古诗法的梯度,同时也让我们一目了然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业设计也很层次,背一背,基本上我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呢?课后再加强巩固;唱一唱,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乐趣;搜一搜,作为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学会使用网络,更好地扩大自己的积累量。小细节也是不容错过的。 不足之处:纵观教学效果,教学行为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方法上还是过于陈旧,灵活度不够。教学活动上,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还是有待提高,这也跟具体的学情了解不够有关,当然基本功扎实,也是能否突破这一关最重要的预备技能。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点上,突破不够,但自我感觉还是有可喜之处,比如传统的念诗,这是我们应该要传承的。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的学情,教学过程可能没有更好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