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9614

八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下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40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学期
  • cover
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 本课结构: ●说明:本课提出了“大河文明”的概念。这个概念过去很少在教材中出现。为什么最早的文明发源地都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首先经历农耕社会?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国家的出现,制度的完善这些文明的标志与“大河文明”有什么关系?明白这些道理是本课的重点。 ●主题:了解四大文明的概貌、空间分布及其特色,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1 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 教学要求: 图文配合,了解四大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大致脉络和走向。 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区域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与博大精深。 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感知、发现、体验不同文明的内涵和魅力,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课时安排: 2课时 疑难分析: 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能否从历史上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相互影响,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能描述人类文明主要发源地的环境特点,如大河流域、地中海、热带丛林等,并由此表现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能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描述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实例,并由此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析;归纳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并与其在历史上的表现联系起来进行评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趣,以图定位 出示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典型建筑。(活动:认祖归宗:指出这些建筑各属于哪个国家。)由此引出四大文明古国。 欣赏辨认 通过直观图片及辨认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四大文明古国稍作感性认识。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活动:定点定位) 在地图上确认四国的大致位置(识图、填图)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大致位置,便于稍后分析归类。 尼罗河的赠礼 出示《古代埃及地图》描述埃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由此引出问题:“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阅图描述 通过读图、识图、引导学生理解尼罗河对当地人民的重要性。活动的设计可使学生转换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1: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位古埃及人,请你向我们讲述一下,你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的?) 小组讨论 上台表演 活动2: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阅读教材画时间轴 培养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能力。 新月形沃土 在埃及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本目内容以学生自学、主动探究为主。活动:知识竞赛方法:根据本目内容设计三大题型:基础题、填图题、提高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回答。 根据竞赛规则,小组合作,进行竞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竞争等意识。 小结 你点我评: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本节课你最大的遗憾是:本节课你的表现: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本节课的知识以外化转化为内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 出示《西游记》图片,提问:你们知道他们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取经吗?由此引入。并在此处将佛教内容穿插掉,让学生体会印度佛教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看图回答 由学生熟悉且感兴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