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00838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761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求和,PPT,40张,真理,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什么是真理? 真理有哪些特点? 02 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03 学习目标 01 一、什么是真理 1、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认 识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 (举例说明) 2、真理的含义(课本p47第一段)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谬 误 真理 意识、认识、真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包括感觉和思维等形式,与物质相对应,属于唯物论的范畴。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与实践相对应,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联系:意识、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属于正确的认识,它们都根源于客观事物,产生于实践,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一是内容的客观性 二是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举例说明) ② 真理客观性的表现 ①含义 二.真理的特点: 1、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不是说真理属于物质范畴,真理本质上是第二性的,是主观意识范畴。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人而异(权力地位功绩),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是真理吗? 观点1:人对自然界无能为力,只能顺应。 观点2:人可以战胜自然,可以无所畏惧的向自然界攫取。 观点3: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 综上所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是确定不移的,这表明真理具有绝对性。 课堂练习1 A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 真理是有条件的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对吗?准确应该怎样表述? 二.真理的特点: 含义: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提示】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3、真理是具体的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地的实际 二.真理的特点: 辩一辩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要与当时的实际相符合(历史统一),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判别某个观点是否是真理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要与当地的实际相符合(具体统一),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例: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有明显的界限,不容混淆;但二者在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