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02283

中考历史分类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点整合 习题)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7次 大小:2371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会主义,中考,建设,习题,整合,知识点
  • cover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建设成就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2)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三大改造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开始时间 1953年 形式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背景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②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2)方式和政策 公私合营 目的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 1954—1956年 实质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赎买政策 内容 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意义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时间:1956年底 (2)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