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课件《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制作和使用说明 沅陵三中郑家村分校 杜长青 一、课件简介: 本课件系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本课件是以一课时为单位设计的。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回顾台湾的历史和分析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 二、课件说明: 1、课件结构:本课件主要由三大模块,18幅图片、三道习题链接构成。 2、作者利用声、文、图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多种认知途径,符合现代教育的认知结构,也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 三、课件的风格: 1、本课件结构严谨,教学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2、界面美观、大方,流畅性、交互性好,操作方便。 3、克服了传统教学说教缺陷,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多重感官的认知。 四、运行环境: PIII机型以上,WINDOWS98以上,Microsoft PowerPoint XP或以上。 五、《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堂媒体组合教学实施方案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知识经济浪潮的悄然兴起对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是一个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完全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也将成为一种必然。 下面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堂媒体组合教学实施详细方案: 模块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本模块含4个小模块:1、历代伟人对祖国统一大业做的大量工作;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3、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4、最后这“一国两制”构想通过人大作为一项国策实施。看影片结合教材后,说一说什么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又是谁、哪年提出来的?,最后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模块二:港、澳回归。本模块含4个小模块:1、香港问题的由来;2、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声明: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3、澳门问题的由来。4、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声明: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回归意义:港、澳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模块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本模块含4个小模块:1、台湾问题的由来;2、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3、“台独”分子活动猖獗;4、王辜会谈。对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小结:历史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台湾和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实验进程: ㈠引子。 运行课件,进入以香港、澳门、台湾图为背景的界面,在《七子之歌》音乐中进行教学。 ㈡主界面。 一、渲染气氛:在《七子之歌》中让同学们感受香港、澳门、台湾繁华的气息。祖国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在努力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有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多媒体显示)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寻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和方式,最终提出了什么构想呢?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1、什么是“一国两制”?2、“一国两制”是怎么形成的?3、“一国两制”是谁、哪年提出来的?: (二)港澳回归;(多媒体显示) 1、阅读空间: 快速阅读教科书第82页“港澳回归”。简述港澳问题的由来。 2、算一算; 香港和澳门分别离开祖国多少年?谈谈你对港澳回归的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