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03787

湘美版四年级书法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颜勤礼碑》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03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美版,四年级,书法,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颜勤礼碑,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名碑名帖欣赏《颜勤礼碑》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书法故事等资料,并观察比较,初步感受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勤礼碑》的风格特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颜体楷书,初步理解行书的用笔、结构特点,并尝试执笔书空书写,为以后深入学习楷书做铺垫。 以小组探究,汇报交流的方式初步了解颜真卿《颜勤礼碑》所代表的楷书文化,包括“颜体”字书法演变、意义、故事等,让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滋润童心,并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书法欣赏实践,掌握《颜勤礼碑》书法特点。 难点:观察比较,初步感受书法家的书法特点,内心能为表达锐意创新、自成一格颜真卿的热爱与尊重;能为表现横细竖粗、饱满圆浑、结构丰盈、筋骨内含、字形外拓、中宫空灵颜体字所需用笔与结构章法感悟与理解,为以后深入学习楷书做铺垫。 教师准备:例字图片、书法视频、课件、展台字帖 学生准备:毛笔、红笔、《颜勤礼碑》字帖、格尺 教学过程: 场景导入,激发兴趣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将祖国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与书法有关的生活场景与习俗吧。 对联: 福字 教室(或客厅)颜体古诗作品书法作品 今天我们看到的字都和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有关,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书法文化,源远流长 简介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2.课前,各小组围绕“颜体字”文化开展研究,下面就请各小组来交流,说说你对颜真卿的了解。 3分屏汇报,展示实践成果 主题一:兴趣的伟大力量 学生交流。 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 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主题二:坚持的重要性 学生交流。 辞官拜师 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在现在陕西省)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 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 张旭听颜真卿说完来意,仔细地看了颜真卿写的字以后对他说: “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