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04167

湘美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7课 平撇》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49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湘美,三年级,书法,下册,第7课 平撇,教学设计
  • cover
湘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 第7课 平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符合低学段学生的心理与要求。教材从平撇笔画形态和运笔方法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强化其对平撇“斜度”的关注。教材还借助小鸟的头部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迅速获得对平撇形态之美的感性认识。学生临写平撇时,力要先重后轻,逆锋起笔后折笔往右下顿,铺毫行笔,锋从中出,力送尽头地收笔,从格临中体验到汉字点画的圆浑厚重之美。在“范字赏析与练习”部分,教材以“千”和“秋”字为范例,学生对范字的认识循着“结构—笔画—结构”,进行有序的观察,从初步的感性印象逐渐上升到对结构和笔画的理性辨析,能大大提升学生的书写意识和发展其审美思维。教材最后通过颜体与欧、柳、赵体中范字“千”的书写欣赏,感悟不同书法家中“平撇”笔画书写形态的丰富变化。学生在欣赏练习中,感受书法的灵动变化之美。 本课主要针对“平撇”起笔动作、行笔方向、收笔位置以及相应笔法进行编排,配合相应的范字,增强学生对笔画形态特点的认识和书写能力的提高。 教材的内容包括:本课导语、运笔步骤示意图、范字赏析与练习、对比与欣赏这四大部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书法,习惯的养成需要贯穿始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和卫生习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审美品味有待提升,课堂教学需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书法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平撇”的形态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颜体“平撇”的写法。 2.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准确地临写范字“千”和“秋”,关注平撇的形态变化,掌握其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感悟“平撇”书写要领和运笔方法的技巧。 2.把握范字“千、秋”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准备 笔、墨、纸(米字格宣纸)、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媒体播放汉字“兵”。 游戏提问:“兵”缺少什么笔画?在这三个“撇”中,你觉得那个“撇”最合适呢? 2.媒体出示大自然中鸟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鸟身体上的哪部分与平撇的形态非常相似呢?(头部) 3.请学生用手比划平撇的形态。引出课题并板书:7.平撇的写法 二、观察指导 1.平撇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笔下有着一两拨千金之妙用,其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 2. 学生观看颜真卿介绍的视频。 3. 请同学们看屏幕: (1)平撇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呢? (2)学生看平撇的动态步骤,一起说运笔过程。 (1)逆锋朝右上入笔。 (2)折锋朝右下铺毫行笔。 (3)向左下撇出。 (4)力送尽头,锋从中出。 3. 师在黑板上示范平撇的写法,平撇在字中是起始之笔,书写时注意得平而短,起笔稍顿,由重到轻,撇出的时候要快而有力度。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以及提、顿的技巧。 4. 学生练习平撇的写法。 请学生先到实物投影仪上书写,然后全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赏析临写 1. “千”字拼摆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千”字特点和平撇笔画的形态特点。 2. 出示范字“秋”,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笔画平撇的特点。 3. 师引导学生回顾临摹的过程和方法。 4. 师以“千”字为例,示范摩与临的方法。 5. 学生先用依影仿写和描红的方法练习,最后临写。 四、作业展评 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并改正。 五、欣赏拓展 比较、研究不同书家碑帖中平撇的丰富变化,课后继续了解、掌握平撇的基本写法和艺术变化。 六、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 结语:下节课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