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05410

湘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 层层相叠,上下贯通》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6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5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 层层相叠,上下贯通,教学设计
  • cover
层层相叠、上下贯通 (选自湘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并认识汉字结构重心平稳中“层层相叠,上下贯通”这一结构形式。 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上下对正、不离中轴;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这种书写方法。 通过分析和练习,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和对书法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层层相叠,上下贯通”这一结构规律,并且进一步加深对平稳重心的方法的掌握。 难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把“层层相叠,上下贯通”运用到结构较为复杂的汉字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学图示、磁铁、毛笔、墨水、纸、毛毡 学生:课本、毛笔、墨水、纸、墨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搭积木 师:孩子们,大家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拿出一个正方形积木、一个长方形的积木)张老师想问大家,大家认为用正方形的积木搭得比较稳,还是长方形的积木搭得比较稳呢?(学生回答)请大家看看张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视频,找找答案!(播放视频,分别用正方形积木和长方形积木搭高楼,正方形积木搭得更稳。) 师:我们可以看到,用正方形积木搭得更稳,这是为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正方形跟长方形相比,正方形更宽扁,重心降低了,所以更稳定了。)你回答得真好!你运用了第二课的降低重心以此保持平衡的方法。我们一起表扬表扬他!请大家继续思考,想要搭得稳,只要将各个部件压扁就行了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两组正方形积木,第一组上下对正,不离中轴,第二组重心不在中轴上,前者搭得更稳。)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都压扁了部件,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谁来说说,第一组积木为什么搭得又高又稳?(第一组积木保持了上下对正,重心保持在中轴线上,所以特别稳。)你的回答真棒!老师给你一个顶呱呱!(出示视频截图:正确的搭积木图片及图示)大家请看,假设积木块就是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的部件,只要我们做到压扁部件,上下对正,重心保持在一条线上(边说边贴备好的板书磁条),我们就能写出一个重心稳定、又美观的字了对不对?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九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的内容:层层相叠,上下贯通。(现场板书课题) 讲授新知 出示“宁”字图例让学生修改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课前张老师找小朋友写的这个“宁”字,张老师看到大家都皱起了眉,是不是觉得这个“宁”字写得不太好?有没有小老师能够对照刚才我们一起总结出来的结构要点,帮帮这个小朋友,改改他的宁字呢?(学生答)你说得真好!你真是个称职的小老师!没错,比如“四”字可以再压扁一些,各部件没有上下对正,重心也没有保持在一条线上。张老师这里准备了宁字的结构部件,每组请一个同学上来为我们拼凑一个正确的宁字。(教师简单点评)你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表扬他! 出示“当”字PPT 师:进一步了解了上中下字的正确结构特点之后,我们就以“当”字为例具体的看看该如何写好这类结构复杂的字。请大家看到大屏幕上来。首先,“当”字是由上中下三个部件组成的,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字头的竖和田字的竖都写在了?(竖中线上)为什么这么写?(为了把重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真棒!大家说得真准确!我们接着往下看,上面的字头是比较宽扁的,中间的“口”字比较小,底下的“田”字相对写得比较大一些长一些;“口”字和“田”字是方方正正的吗?不是,应该是两边的竖对称向内斜,形成了上宽下窄的结构特点。张老师还想给大家提个醒,请大家仔细观察“口”字和“田”字,它们两边的竖画的粗细有变化吗?(左轻右重)再看看这两部分(图示圈出“口”“田”不封口)?是不封口的,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在给一间屋子透风透气,所以要留个小口子。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写好“当”字的要点(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