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接苹果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积木块如移动、重复、如果指令、变量等,具备初步编程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理解《接苹果》游戏的功能与游戏脚本设计。 2.学会灵活运用游戏版面布局和认识坐标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头脑风暴、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孩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与合作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游戏脚本设计和游戏版面布局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游戏习惯,促使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头脑风暴式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接苹果》游戏的脚本设计。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和处理一个游戏的脚本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任务提问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用编程猫来做一款游戏《接苹果》,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教师展示游戏) 【编程步骤】分析游戏->实现游戏->拓展游戏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分析游戏构成:1、观察游戏,游戏中有什么素材?(回答) 2、观察游戏,游戏玩法是什么?(回答) 二、游戏的设计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个《接苹果》游戏的功能是:苹果不断从树上落下,我们移动小车接苹果,每接住一个苹果得1分。游戏的背景是一棵苹果树,角色有一个苹果和一辆购物车,舞台上还有金币表示的得分变量。那我们马上来设计这个游戏吧! 游戏版面布局 任务一:请为该游戏添加相应的背景和角色、设置变量。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打开源码编辑器,新建一个文件,删除文件中多余的角色和背景。 第二步:添加背景和角色。 小车角色脚本设计 任务二:分析探讨小车运动状态。要实现可控制小车左右移动的功能,通过利用键盘的左右方向键控制移动。 【操作步骤】 第一步:把小车放在舞台底部; 第二步:设置小车脚本左右移动。 三、巩固游戏设计 苹果角色脚本设计 任务三:头脑风暴分析苹果的出现、下落、消失情况。 合作交流苹果出现的位置 利用坐标尺确定苹果出现的初始位置Y值;复制克隆苹果;苹果的随机出现X值。 合作交流苹果落下的关键 观察游戏里苹果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出Y值的递减。 分析苹果碰到小车和掉到地上后的状态 利用如果判断条件判断苹果碰到小车和掉到地上后消失的区别与得分增加的关系,以及克隆体的自我删除意义。 四、总结 小小苹果蕴含大知识,你能找找有哪些知识点吗? 五、作业 完成《第10课 接苹果学习任务单》,思考如何设计该游戏的程序。 六、板书设计 第10课 接苹果 游戏功能 背景 角色 小车 苹果 变量 第10课接苹果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积木块如移动、重复、如果指令、变量等,具备初步编程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理解克隆并学会运用克隆积木块克隆苹果。 2.学会运用坐标轴知识让苹果下落。 3.学生运用各种基础积木块(重复、条件)组合运用,并能结合变量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孩子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游戏编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编程兴趣、利用情景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克隆积木块和使用克隆积木。 教学难点:利用坐标轴实现苹果下落、利用条件语句实现苹果得分与否。 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结合课件、微课情景式教学。 教学过程:【编程步骤】分析游戏->实现游戏->拓展游戏 《接苹果》游戏结构 树上长出苹果。 苹果熟了掉到地上(苹果下落)。 用购物车接住苹果。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接苹果》这个游戏的脚本设计,其中有小车和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