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10625

湘美 版六年级书法上册《第15课 认识行书》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563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湘美,六年级,书法,上册,第15课 认识行书,教学设计
  • cover
认识行书 教学目标: 了解行书的基本风貌和历史,对行书的笔法有初步的认识,对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进行初步了解。 欣赏晋唐宋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学重难点:晋唐宋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知道楷行草之间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用ppt图片苏适大师所书行书作品引入课题 观察与提示 教师演示行书书写节奏动作。 分析与讲解小结:行书的特点 行书像行云流水一样,既不像楷书那样规范,也不像草书那样难于认读,可以说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引用苏东坡这样评价行书:正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跑。 行书是如何产生的呢? 多媒体播放《中国书法.行云流水》 相传行书是有东汉末年的刘德升所发明的,理由是唐代的张怀灌书中记载,其实是有无数的默默无闻的书写者根据需要而慢慢产生的。 2.了解和欣赏东晋行书作品ppt播放讲解 《兰亭序》及王羲之其他几幅作品 3.我来试试: 书空练习下面四个字的笔顺及书写风格,体验书法家的写作心情,创作状态。 教师小结: 自胜,粗壮有力,沉着、雄浑。 奔驰,飘逸洒脱,轻盈之美。这进一步说明了行书的变化多端。 再次赏析《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尤其是23个不同的之字写法。 讲解创作背景、王羲之的心情、状态以及《兰亭序》相关的故事。 4.观察与提示 5.分析与讲解唐代书法第二大行书《祭侄文稿》 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写作背景、艺术价值、影响。 6.宋代以后行书,第三大行书《黄州寒食帖》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写作背景、艺术价值、影响。 讲解宋四家:苏、黄、米、蔡 欣赏苏东坡和黄庭坚书法风格 7.我来试试 尝试课件上的11个例字的写法 教师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行书,了解了行书的一些基本特点,欣赏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壮丽的艺术瑰宝,知道了行书的产生以及行书大家,激发了我们学习传统艺术书法的兴趣,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书法作品,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也明确了中国书法的地位和价值,同学们学习书法的热情更高了。但是,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略显时间不够,尤其是练习时间。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