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12957

鲁教(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3.3平面镜成像(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318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鲁教,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 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虚像    一、平面镜 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平面镜。 物 像 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美玉江山已转空 ,帝王美梦类蒿蓬。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3、将镜子远离脸,镜子中的像会如何变化? 像 物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5.评估交流 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1)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2)成像时,是虚像还是实像? 2.猜想和假设 替代蜡烛的像 替代平面镜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数据记录与分析 (1)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从上面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烛焰,这是为什么?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虚像用虚线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拓展延伸 5.评估交流 (1)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镜子? 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而不是厚的? 避免因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所成的像不重合而有一定错位,用薄玻璃板更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使像和物重合。 (4)为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本实验最好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3)为什么用茶色玻璃更好一些? 茶色玻璃透光性较差,能更清楚的观察像。 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 (5)为什么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 便于使像与物体重合,从而更好的确定像的位置 。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6)实验选择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7)重复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8)如何验证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并观察像是否呈在白纸上 。 三、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 本课小结 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 应 用 光的反射成虚像 等效替代法 实验方法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实验是重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链接 1.5 不变 身高1.68m的小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为 m,她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像相对于她的速度为 m/s。 1.68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 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