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145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3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20229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对外开放 为什么首先开放这些地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目的 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建立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 代表 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特点): 当时中央财政并不富裕,中央通过给予特区对外经济活动的许多特殊政策,采取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进行经济开发,也就是“借鸡生蛋”。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结果: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1980年,深圳街头景观 深圳 渔民村早期面貌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1984年的深南大道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建设时的场景 相关史事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河 现在的深圳河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2019年的罗湖区,国贸灯光秀 现在的深圳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用: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我国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4月7日,《人民日报》关于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海南城市的变迁 1988年4月,中央批准海南建省和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五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八十年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是当时上海人对浦东的共识。 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两个世界:浦西就是上海,浦东只是从外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菜地。 相关史事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说法。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浦东南路(1980年) 相关史事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