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基础理论: 1、 什么叫规则? 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由全体或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2、 规则的形式有哪些? (1)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成文规则,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2)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3、规则的意义:“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4、与我们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举例:(参考) 内容 规则 出行 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车带人,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车要购买车月票,按秩序排队上车。 在校学习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课间不得在楼内打闹,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杂物。 购物 自觉遵守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秩序,购物要排队。 参观游览 参观文化场馆或到公园、名胜古迹等地游览,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参观游玩要排队;注意自觉保护公共场馆设施,保持文化场馆、名胜古迹的卫生,不得乱写乱画、乱扔杂物,不得践踏草坪、毁坏花草树木等。 观看影视剧 观看影视话剧时,要注意剧场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起哄吹口哨、鼓倒掌。 5、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参考)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有序,我们的权利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享受,我们的人身安全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的学习环境就不会安静、有序、高效,我们的个人成长就不能顺利,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不会空气清新、清净漂亮。 6、竞技规则的作用?(保证了公平的竞赛,公正又是实行公平的竞技规则的前提。) 7、为什么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1)法律保障社会的公正与公平;(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4)当社会公平遭遇挑战时,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就会失去准绳;如果不公正的执行法律,社会公平就会失去保障,因此,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性的标志。 8、规则是怎样建立的? (1)规则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和更新的历程。(2)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3)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4)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我们为什么要亲自参加与制定规则呢? 因为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同时由于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 10、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 11、未成年人享有权利有哪些? (1)未成年人享有的最根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2)除此之外,还有姓名权、人身自由权、被监护权、受教育权、肖像权、荣誉权、著作权、言论权自由权、出版自由权、批评建议权、揭发检举权 12、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则有哪些? (1)宪法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它规定和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 (2)除此之外,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 13、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其组织规则是什么?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14、权利与义务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社会中,行使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义务。两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行使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许多义务是规则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人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没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规则,也没有只讲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