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22465

湘美 版六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走之底》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3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湘美,六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走之底,教学设计
  • cover
走之底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走之儿、建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写好“这、远、延、建”四个字。 3、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走之儿、建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写好“这、远、延、建”四个字。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习作、毛笔范字、板书纸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讲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墨馍馍的故事》。 王羲之练字不仅讲究笔法,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刻苦勤练,最终成为有名的书法家。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勤学苦练,有些人还练成了一双会观察的火眼金睛。谁来评价评价这几个字? 2、(展示习作:这、远、延、建) 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好看吗?(不好看) 如果把这几个字的偏旁部首写好了,掌握了它们的间架结构,这几个字就好看了。 3、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姐妹,她俩长得有点像。姐姐叫———(出示毛笔写的偏旁走之儿),快跟她打个招呼。(生齐读)妹妹叫———(出示毛笔写的偏旁建字底),也跟她打个招呼。(生齐读) 想和她们成为好朋友吗? 二、学习走之儿和带有走之儿的字 (一)学习走之儿 1、走之儿姐姐说先过了口诀这关再说吧。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出示口诀:(1)点画偏右移;(2)横斜折流畅;(3)交处对齐点;(4)捺画有波折。师边读边演示) 2、自己再读读,对照着走之儿,想想每一句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报口诀。 4、生在练习纸上描一个,写一个。 (1)写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坐姿十二字》和《执笔歌》 出示: 坐姿十二字 头正身直, 臂开足安, 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2)生齐读一遍。边读边做好写字准备。 (3)生描一个,再练写一个。 5、展示、点评。 6、生再写两个。 7、点评。 (二)学习带有走之儿的字:这、远。 1、出示毛笔字:这、远 2、带有走之儿的字在笔顺上该注意什么?(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3、(出示“这、远”,故意把文的一点写成捺,把元和走之儿离得很远。) 这两字看着别扭吧?那怎么改呢?(一个字中有两个捺,一个捺就要收起,变成点。走之儿和里面的部分要离得近些。) 4、师范写。 5、生描一个,写一个。 6、点评。(如:“文”还可以下来一点;捺是平捺,要有波折等。) 7、生再写两个。 三、做写字操。 四、学习建字底和带有建字底的字 (一)学习建字底 1、大家把走之儿和带有走之儿的字写好了,就有资格和建字底妹妹交朋友了。 2、(出示偏旁走之儿和偏旁建字底) 这两个偏旁有什么区别?(1、建字底的捺画比走之儿的捺画斜一点。2、横折折撇的撇也要流畅,但要长些。) 3、学生描一个,练写一个。 4、评价。(比如:注意了笔势) 5、写的不好的修改,写的好的奖励自己一个。 (二)学习带有建字底的字:建、延。 1、出示毛笔字:建、延 2、带有建字底的字在笔顺上也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3、师范写。 4、生描一个,写一个。 5、点评。 6、生再写两个。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走之儿和建字底这两个偏旁,知道了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希望同学们写字前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写字时做到“提笔即练字”,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 板书: 走之儿与建字底 (1)点画偏右移; (2)横斜折流畅; (3)交处对齐点; (4)捺画有波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