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26259

湘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1课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6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1课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课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 一、回顾姿势。 同学们,寒假刚刚过去不久,这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书法课。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书法课所要注意的坐姿问题。 练习书法,首先要静心、正形。 二、导入课题。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进行一个单元的结构规律学习,主要解决的就是结构中的重心平稳问题(PPT:结构·重心平稳)。而今天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中竖独撑,保证左右均衡”(PPT:中竖独撑,左右均衡)的结构规律。 三、指导体验。 1、请大家先来看这个图片(PPT图片),这个人站在这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稳当、平稳……)那这样站呢?(PPT图片)又会怎么样?(摔倒、不稳……) 2、的确,正如我们书写时的坐姿与刚才的站姿一般,我们写的字也讲究重心平稳。请大家观察两个“中”字,哪个字好看一些?为什么?(中竖歪斜、重心不稳……)中竖歪斜无法起到支撑作用!继续出示点评。(左右不均衡、重心不稳……)左右不均衡中竖同样无法起到支撑作用! 3、同学们,竖画固然重要,但竖画也并不是非直不可。比如,“中”字两边的短竖都是斜的,但很平稳。因为“中”字起支撑作用的是中竖而不是两边的短竖,如果将短竖也写正了(PPT正中),反显得呆板。 四、教师讲解。 1、因此,中竖不能歪,若写歪了必倒无疑,因此凡是有中竖的字,中竖不能歪。此外,中竖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要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字的结构保持平衡,可以使人有安全感。(板书:中――左右平衡) 2、在漫长的汉字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汉字字形如何变化,“中”字的中竖始终保持着竖直且左右均衡。) 3、接下来大家欣赏、观察欧柳赵三大家书写的不同“中”字,你还有什么发现?(中竖都很正直,不歪斜,左右均衡……) 除此之外,三个“中”字的中竖写法不尽相同。大家看,像什么?(PPT图片)中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我们所学的是颜体,而在颜体中,最后一笔若是竖画,则多采用悬针竖(PPT:红竖),但这不是绝对的情况。 五、指导学生。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书写实践当中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毛笔的握笔姿势,磨刀不误砍柴工。(PPT图片) 1、双钩填墨练习。 (1)请同学们拿出双钩练习纸,先观察一下“中”字哪里粗、哪里细,观察字形。这是再次读帖的过程。 (2)学生填写第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品点评。 (生评……) 优点:因有双钩规范,大多数同学的书写比较匀称、美观。中竖坚实正直,居中轴线上,有力地撑住了整个字体,左右均衡,重心平稳。 不足:部分同学力度掌握不到位,填墨不饱满或破格。 学生继续填写第二个,教师巡视,适时上传点评。 3、临摹练习。 (1)教师范写临摹,提醒学生注意间架结构和提按变化。 (2)(PPT播放视频)学生初次临写两个,教师巡视并讲解。 4、学生作品点评。 (生评……) 首先点评中竖存在问题:是否匀称、竖直;左右是否均衡……其次关注提按变化。 学生继续临写两个,教师巡视,适时上传点评。 5、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 (1)4人学习小组对临写汉字进行相互之间交流、评议、推荐。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推荐学生的汉字,集体根据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总结优点及经验。 六、分析示范,学生试临。 1、出示“平”“軍”二字(PPT图片)。首先引导观察“平”字,比较笔画的变化和中竖的形状。 2、教师再出示“中”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PPT:中)。 提示(1):两个中竖是否都写得正直?(竖画直弯的微妙变化并不影响笔画的正直和字的重心平稳,从而使学生了解颜体字的竖画直弯是可以有细微变化的。) 提示(2):变化的左撇代点,长而直,右撇的角度不同于左撇,长竖丰腴挺直而不肥硕臃肿。 3、学生自主观察分析“軍(军)”字的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