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27699

人美 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4课 竖(二) 悬针竖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0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9632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三年级,书法,上册,第4课 竖(二) 悬针竖 ,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悬针竖》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是 学科 书法 学段: 小学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信息技术 教材 书名:书法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靳芳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 13716856521 实施者 靳芳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 13716856521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靳芳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 13716856521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依据北京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教育。” 遵循“软笔适古,硬笔适今”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以“一课一字,一字一得”为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理论依据: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突破口。几千年来,书法的学习方法不外就是通过对中国经典碑帖的临摹,得以继承和传播。临摹的目的就是从结构到笔画与古人求同求似。根据“先重结构,再重用笔”的原则,首先强调提高眼的观察力,然后才是手的表现力,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本课,在数字化设备的帮助下,通过“学生试写、教师示范、学生反复临写比较”等一系列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书写技能。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悬针竖》是人民美术-出卷网-《书法》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课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悬针竖的写法及在字中的作用。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初学毛笔字,初步掌握了毛笔执笔要领及书写姿势,但还需在教学中对错误姿势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垂露竖的基础上,探讨悬针竖的写法,学生手指和指腕能灵活配合,更好地控制毛笔。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演示法、观察比较法和学生书写练习相结合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展示、示范书写技术准备:教师自制书写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悬针竖的书写方法,进一步体会书写要领;掌握带有悬针竖相关“千”字的写法。 2.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笔法、笔势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观察悬针竖并与生活用品相联系,寻找外形特点;运用示范操作等直观教学法理解书写规律。2.通过拓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通过探究学习,热爱传统变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悬针竖形态的方法和分析悬针竖写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悬针竖时起笔和收笔时笔锋的调整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 激趣导入,激发兴趣互助探究,总结规律 分析范字,示范点拨 拓展提升,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好吗?它就是竖家族中的成员———悬针竖。(板书:悬针竖)二、互助探究,总结规律 (一)观察悬针竖的外形特征1.教师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悬针竖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用品?(预设:针)2.谁能说说针有什么特点?3.师:因为这种竖的末端尖利,整个笔画像一根悬挂着的针,所以被称为“悬针竖”。【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悬针竖的外形特征。】(二)揣摩笔法,寻找规律 1.观察悬针竖,它的起笔、行笔、收笔在形态上有什么变化?(板书:粗—渐细—细) 2.通过形态变化,你能说一说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