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2978

上教史社8上复习提纲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0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史,复习,提纲
  • cover
八上复习提纲(1单元) 第一单元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一.石器开辟的世界 内容提要: 线索———掌握五个环节: 环节一:古人类遗址 环节二:石器时代 环节三: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环节四:华夏民族的祖先———皇帝和炎帝 环节五:禅让制 1. 古人类遗址 1) 我们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知道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的:(1)遗址考古 ;(2)文献传说 2) 按照时间顺序将远古人类主要遗址排序,并想一想分布在今天哪些地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县) — 北京人(70万—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 — 河姆渡人(7000年前,安徽和县人) — 半坡人(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 龙山人(5000年前,山东章丘龙山镇) 2. 石器时代 史前人类打造的石器分为: 1) 旧石器———是打制的,比较粗糙; 2) 新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是磨制的,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磨制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因此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4) 石器的用途:石镰———收割庄稼 石耜———开垦耕地 石磨棒———加工谷物 彩陶盆———烹煮储存食物 概念梳理: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 √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着定居生活 ;√ 旧石器时代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 约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理一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农业 ← 采集业 原始畜牧业 ← 狩猎业 3.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问题:1)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河姆渡居民主要以什么为食?从中反映出什么?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的异同) 生活区域 自然环境特征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驯养的动物 制作的陶器 半坡遗址 黄河流域 气候干燥河流少 半地穴式圆形尖顶 小麦、粟 猪 彩陶 河姆渡遗址 长江流域 气候湿润河网密布 干栏式 水稻 牛 黑陶 相同点: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4. 皇帝和炎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yu)舜。 5. 禅让制 ●本堂课的记忆要点: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远古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磨制石器。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六七千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炎帝部落居住在陕西西部。黄帝部落居住在黄河中上游。炎黄部落逐渐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时代,部落联盟选举贤人担任首领的方法叫禅让制。 一.石器开辟的世界 (一) 远古先民的遗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1. 远古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后来发明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经过磨制加工,成为磨制石器。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栗的国家。距今60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