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32088

人美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撇折》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82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三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撇折,教学设计
  • cover
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 研修 主题 小学书法笔画教学中,正确书写与有效实施 授课 内容 撇折 授课 年级 三年级 教学 目标 掌握撇折的写法,练习书写撇折时转折的写法,感受笔画书写时的节奏,感受读帖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 难点 观察撇折的形态,分析它的写法,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特点用毛笔表现出来。掌握书写撇折时转折的写法。www.renjiaoshe.com 教学 准备 笔、墨、纸、砚、ppt、清水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撇、提,导入激趣 二、学习撇折的写法 1.感受生活中节奏的存在。 2.书写也有节奏:速度+力度=节奏 ,复习撇和提的写法,学生说如何行笔。进行撇、提的书写练习,感受笔画书写时的节奏: 逆-顿-行-- 逆-顿-行-- 3.如果把撇和提连起来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笔画———撇折 板书课题 集字展示 展示《九成宫醴泉铭》中带有撇折的字。 (二)读帖 1.开书观察撇折的形态特点。 2.说说撇折各个部位的形态特点。结合米字格中的“至”字的撇折,感受撇折在米字格中的倾斜角度。 (三)分析写法 1.根据起笔、行笔、收笔处笔画的形态,判断运笔方法。 2.结合教材中“我来分析”部分进行理解。 写撇折关键是哪个部分难写? 3.转折处怎么写?节奏是怎样的? 关键处:撇的收笔正是提的逆锋起笔处,感受笔断意连的转折的写法。 带领学生边写边感受节奏。 学生回答撇和提的写法。练习书写撇和提。 开书观察撇折的形态特点。说说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处都是怎样的形态? 根据起笔、行笔、收笔处笔画的形态,判断运笔方法。 说撇折的起笔、行笔、收笔方法,运笔路径,重点关注转折处的写法。 回顾运笔方法。感受书写时节奏。 复习撇和提, 抓住共同点,感受书写节奏,引入新课,为书写撇折打基础。 找出难点重点突破。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四、练习写字 五、展示评价 六、总结提升 4.观察老师范写,边写边叙述写法:确定好起笔位置毛笔逆锋入纸,顿笔,调整笔锋向左下行笔,行笔速度稍快些,保证中锋行笔,渐行渐提,行至撇画末端顺势逆锋顿笔调整笔锋向右上行笔,渐行渐提笔出锋。 5.感受书写节奏,重点体会转折处的笔断意连。 6.学生书写练习。 7..教材32页,三个撇折形态有什么不同? 5.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笔画。 1.下面我们写一写带有撇折笔画的字。 2.以“至”为例,分析写法。 引导学生读帖。整体观察“至”字呈梯形,横画上短下长。逐个笔画观察形态和位置?位置可以参照米字格确定,也可以根据其它笔画的位置确定。 教师范写。对照原贴找问题。 观看视频书写。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兹”“玄”的视频教程。 6.教师分小组给示范演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集体评议。回顾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激励学生练好中国字,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学生试写撇折 学生书写描红32页的撇折 边观察边思考问题 描红33页“至”“兹”“玄”三个字的撇折,观察感受形态有什么不同?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 从笔画形态、位置进行分析读帖。 自己临写三个横折钩。 学生练习书写 按照读帖、描红、双钩填墨、临写四步进行书写练习 按照此方法练习其他两个字。 谈学习感受 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倾听、观察的能力 教给学生有效习字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临写的能力,培养书写兴趣。 反思: 板书: 第5课 撇 折 节 逆-顿-行——— 形态 位置 奏 逆-顿-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