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32308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word版,共5页)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4次 大小:22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0《古诗三首》 一、《马诗》 1、作者:唐代诗人李贺,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著有《昌谷集》。 2、写作特点:托物言志。(通过事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情感)《马诗》诗人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时的感慨。(古诗表达的情感) 3、掌握诗意: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原野! 4、重点词理解:①何当:何时将要②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③走:跑,快走:驰骋。 5、重点分析: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写得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属于环境描写。 “大漠”“燕山”把人带到寂寥的边疆之地。“沙如雪”从(视觉)(触觉)两方面既写出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写出夜间寒冷的感觉。“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②“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中关于写马的诗句。 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志向? A“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达出诗人渴望得到重用。B“何当”———作设问———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发出的悲叹。C“快走踏清秋”———表达诗人盼望驰骋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 我们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感受: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资料了解即可。主要学会:明白理解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抓住诗中关键词句、查找资料、联系诗歌创作背景等来体会。) 《石灰吟》(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有吟诵、赞美之意。) 作者:明代诗人于谦。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作比,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古诗表达的情感) 3、掌握诗意: 石灰石只有经历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熊熊烈火的焚烧在它看来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的高尚情操留在人世间。 4、重点词理解:①浑:全,全然。②清白:指高尚的情操。③锤:锤打。④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5、重点分析: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 ①找出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三个关键词(说明开采艰难)、(痛苦过程磨练坚强、坚韧的品格)、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从容自如态度)。 ②此处,若等闲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形成鲜明对照,生动表达、衬托石灰不畏艰难顽强的品格。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①“粉骨碎身”:碎成粉末。“清白”: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②结合于谦生平资料:于谦敢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非议。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诗人本身就是一个清廉节俭的人。) 三、《竹石》 1、作者:清,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其画竹成就最为突出。本诗是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 2、写作特点:托物言志。诗人借竹子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3、掌握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4、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 5、①任:任凭②尔:你。③坚劲(jìng):坚强有力 6、重点分析: (1)咬定青山不放松(全貌),立根原在破岩中(对竹子根部的特写)。 “咬定”把竹子拟人化,“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