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32386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经典练习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705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九年级,上册,12课,湖心亭看雪,经典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崇祯(zhēn) 更(gèng)定 B. 毳衣(cuì) 一芥(jiè) C. 沆砀(dàng) 长堤(dī) D. 喃喃(nán)毡子 (zhān) 2.解释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是日更定 是:(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是:( ) (2)是日更定 更:(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 ) (3)上下一白 白: (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 (4)见余大喜 大: (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大雪三日 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 ) (3)拥毳衣炉火 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 ) 4.将下列句中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 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5668736?)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 6.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 (2)看雪的地点: (3)看雪的人物: (4)看雪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 (6)看到的雪景: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写及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有何意义? 答: (2)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答: (3)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4)“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答: (5)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 8.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 )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 》等绝代文学名著,本文选自《 》。明亡后不仕,他入山著书以终。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10.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答: 11.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答: 12.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答: 阅读下面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湖心亭看雪 崇祯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6880?)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27916?)看雪。雾凇沆砀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315225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5668736?)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5453714?)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