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35415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4.1《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课件:14张PPT+打印版+答案版)

日期:2024-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25519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答案,印版,PPT+,14张,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 10.4.1《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打印版 词类活用: 1. 例句: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2. 例句:不蔓不枝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3. 例句: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4. 例句:香远益清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古今异义词 1.(亭亭净植)植: 古:立 今:种植 2.(宜乎众矣)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合适,应当。 一词多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等闲视之,置之度外)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舒缓语气,无实意 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焉:语气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合义 清: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 远: (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形容词,距离长, 鲜: ( 陶后鲜(xiǎn)有闻);少 (无鲜肥滋味之享)新鲜 (芳草鲜美)鲜艳, 直:(中通外直);挺立 (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三、问题探究 1.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 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人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3.文中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 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5.《爱莲说》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莲花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重点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之:的 蕃:多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独:只 自:从 世人:当世的人 李唐,指唐朝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我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而:表转折,却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蔓:生藤蔓 枝:长枝节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益:更加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树立 亵: 亲近而不庄重 亵玩:玩弄 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谓:认为 隐逸者:隐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噫:叹词,相当于 “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少 闻:听到 同:像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乎:当然 众:多 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是很多了。 21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