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探究八 探寻身边的历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我们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 2、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的分析,了解我们身边历史的发展轨迹。 3、通过信息传递的发展历史的学习,掌握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 重点:尝试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 三、课前准备 尽可能地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等。 四、自主学习 1、_____是我国西周时期最后一个国王,他的 故事被《史记》记载下来了。 在材料一中我们知道擂鼓和烽火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试 着写一些(不少于三种) 2、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我国就有了 ,它主要负责 的传递工作。步行传递叫 ,骑马传递叫 。 3、“置邮传命”的体制要求邮传的方式是什么?这对信息传递有什么影响? 4、古代人们用能飞翔、游弋的动物来传递信息,至今仍流传很多传说故事,如 、 、 等。你们还可以在生活中收集到哪些类似的传说,并试着分 析它们的可信度。 5、1840年5月, 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图案是 的侧面头像, 面值 ,也称为 邮票,它标志着 。 6、中国在 开始发行第一套邮票,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所以它被称为 ,它标志着 。 五、课堂助学 材料一 传说商朝的祖先名字叫子契。子契的母亲有一天在河边看见一只黑鸟下一个蛋, 就捡起来把它吃了,结果怀孕生下子契。 材料二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商王子契的第六代子孙名字叫做徵,死后,其子报丁继位, 报丁死后,他的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其子报丙又继位。 材料三 著名家古文专家王国维根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指出继位的顺序应该报乙、报丙、 报丁。《史记》记成报丁、报乙、报丙,是司马迁的疏漏。著名史学家郭沫若也根据另外收 藏的甲骨文档案,证明王国维是正确的。 1、将上述材料按文献材料、口述材料、实物材料进行分类。 文献资料: 口述资料: 实物资料: 2、上述材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3、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如何对待各种资料? 六、交流与体验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 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 七、释疑解惑 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八、巩固与检测 1.查阅《史记》获得相应资料,这一资料属于( ) A.文献资料 B. 口述资料 C. 实物资料 D.第一手资料 2.邮驿制度之所以能在我国古代存在两千多年,是因为在这种“置邮传命”的制裁下传递信息( ) A.方便实用 B. 诚实可靠 C.快捷、安全、准确 D.新奇有趣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诗句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书信传递快捷 B.信息传递的艰难 C. 家书中有黄金 D. 用烽火传递信息 4、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叫“邮驿制”。这里的“驿”是指( ) A、接力传送信息 B、步行传送书信 C、骑马传送书信 D、烽火传递信息 5、中国近代邮政事业起源的标志是( ) A、 建立第一个邮局 B、发行第一套邮票 C、 邮递第一封书信 D、开通第一条邮路 6、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即“大龙邮票”是在( ) A、1480年 B、1788年 C、1840年 D、1878年 7、老师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诸葛亮的相关资料,小华同学召来四种资料,请你帮他判断一下,那种资料最具参考价值,最能反映诸葛亮真正的生平( ) A、《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故事 B、地方戏中诸葛亮的故事 C、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 D、听爷爷讲诸葛亮的故事 8、我们探索历史的时候,对于收集到口头传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分析它( ) A、真实可信的程度 B、生动有趣的程度 C、流传广泛的程度 D、年代久远的程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