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36295

20.古代诗歌五首 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215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代诗歌,五首,练习,答案
  • cover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 1.[18儒墨教研原创题]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怆然(   )          决眦(   ) 鸡豚(   ) 叩门(   ) 2.[18儒墨教研原创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独怆然而涕下_____ (2)荡胸生曾云_____ (3)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 (4)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 (5)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 3.[18儒墨教研原创题]赏析下列诗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18儒墨教研原创题]古诗词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俯仰古今,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 (2)《望岳》中不仅写出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句子是:_____。 (3)《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 (4)《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 (5)《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诗人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Y.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Y.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Y.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gengsangchu\Desktop\18春全效七下 语文人教Word\正文\学用\A.TIF" * MERGEFORMATINET 5.[16桂林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 _____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 _____ _____ 6.[17咸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_____ _____ _____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浮云”在这里指_____。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16湘西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