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38797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3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7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3,生物进化的原因
  • cover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 类别:中学生物 教材分析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主要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来的,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演变进化而适应生存环境的。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 (1)观察原鸡的进化,初步形成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会桦尺蛾的数据和图表分析。 3、情感目标 (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2)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难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媒体 有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颜色变化的图片及资料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STS中介绍的《侏罗纪公园》,播放影片的精彩片段,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为什么有的生物种类绝灭了而新的生物种类又会不断产生?现在地球上至少芸芸众生着200多万种生物,生物为什么能不断进化呢?由此引出新课。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调查研究,体验科学家探究的艰辛 根据课前布置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到花鸟市场、农贸市场,观察、调查比较不同品种的金鱼、家鸽等动物和某些花卉、蔬菜的培育过程,发布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教师借此介绍达尔文生平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出示“几个品种的鸡和原鸡”的图片,师生共同分析人工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生物学活动中体悟生物学的乐趣,进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环节二:游戏模拟,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师播放视频“英国桦尺蛾事例”,设置模拟游戏活动的场景,使学生产生疑问:从1890年到1960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接着说明尽管我们不能重复桦尺子蛾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捕食桦尺蛾来加深理解。 游戏活动:捕食桦尺蛾 方法: (1)学生扮演捕食者。 (2)捕食者先闭上眼睛,老师先把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投影出来。 (3)捕食者睁开眼睛,老师问:你们“捕食”到桦尺蛾了吗?什么颜色的?数量是多少? (4)记录同学们“捕食”的结果。 (5)用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再重复进行一次上述活动。 (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创设游戏的场景亦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教学环节三:合作探究,在交流中体悟学习 正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一样,在教学环节二之后,教师应有意安排一个“静场”,让学生冷静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进而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诸如下列问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