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42785

第十二讲 力学实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中考满分班复习讲义(机构用)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778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二,满分班,机构,讲义,复习,分班
  • cover
SHAPE \* MERGEFORMAT 杠杠实验: 【例1】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且有刻度的杠杆如图 25 所示,一个量程为 0~5N 的弹簧测力计、6 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和两段细线。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阻力臂和动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与阻力成正比”。 (1)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 (2) 本实验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是 。答案:(1)动力 阻力臂和动力臂 (2)改变钩码个数 【例2】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1 个带支架的杠杆(相邻刻线间距均为 5cm)如图 23 所示、1 个量程为 0~5N 的弹簧测力计、六个重为 0.5N 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杠杆平衡时,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臂越长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就越小。 (1) 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实验步骤: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左端第 2、4 个刻线某处,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支点左侧第 2 个刻线处挂 4 个,然后在同侧第 4、5、8 个刻线处依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在表格中。 动力臂 L/cm 动力 F/N 【例3】 实验台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弹簧测力计 1 个,所受重力为 1N 的钩码 2 个, 带支架的杠杆 1 个。杠杆上相邻刻度间距离均为 0.05m, 刻线上下靠近杠杆边缘处均有圆形小孔,可用来挂钩码或弹簧测力计,如图 23 所示。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动力臂 L1 保持不变,则 F1=kF2L2”,式中 F1 表示动力,k 是常量,F2 表示阻力,L2 表示阻力臂。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实验步骤: ①将带支架的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将重为 1N 的钩码(阻力 F)挂在支点右侧 0.05m 处(阻力臂 L),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支点右侧的 0.1m 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动力 F1)。将 F2、L2、F1 的数据记在表格中。 ③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位置保持不变,将重力为 1N 的钩码依次挂在支点右侧0.lm.0.15m、0.2m.0.25m 处,仿照步骤圆再做 4 次实验,将 F2、L2、F1 的相应数据记在表格中。 ④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位置保持不变,将两个重为 1N 的钩码挂在支点右侧 0.05m 处, 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 F2、L2、F1 的数据记在表格中。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 F2 与 L2 的乘积,并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 F2/N L2/m F2L2/N·m F1/N 【例4】 工人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栓,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如图 22 甲所示。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头拴在扳手柄的上端,再次使出浑身力气拉绳的另一头,如图 22 乙所示。可还是没能扳动螺栓,这是为什么呢? 请分析其中的原因。说出你认为可行的一种办法? 甲 乙 图 22 答案:前后两种做法力臂没有改变,所以力的作用效果没有改变,故不能扳动螺栓。 可行做法是,换用长把扳手,增加力臂,可将螺栓拧松。(或给扳手套入一截较长的钢管,或增加滑轮组等设施。) 【例5】 小明乘坐地铁时发现:乘客中有很多“低头族”,他们长时间低着头看手机。他记起物理课上老师讲过:长时间低头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 为了探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大小的关系”,小明跟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制作了一个头颅模型来模拟实验。如图 20 甲所示,把人的颈椎简化成支点 O,头颅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