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45677

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8930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课,土地改革,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地主收租 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源 第3课 土地改革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已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改革的开展 (1)实施依据: (2)地点: (4)具体做法: (3)开始时间: (5)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广大新解放区 1950年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 土地改革中烧地契 土地改革中农民分到牲畜 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 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并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特点: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 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免除地租 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影产值为349亿元 三、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了。 (2)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