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 2、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横的写法; 难点 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教学课件、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讲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在他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后来王羲之不断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位成就很高的书法家。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练字。 设计意图:用书法家的故事来让学生放松情绪,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手执毛笔的写字,同时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暗示,要想写好字,刻苦练习,专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 二、教学执笔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毛笔怎么拿吗? 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图,同时老师和同学一起复习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扶: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设计意图:手执毛笔,感受一下毛笔带给手指不一样的感觉,这个姿势容易让学生手部肌肉紧张,所以在真正下笔前让学生摸一下笔很有必要。如果连续讲解孩子们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环节既能够复习上次的内容,又是一种适当的活动。 三、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把上次课学过的执笔方法记住了,那么我们就来练习写笔画吧。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课件。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 1、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 2、观察横的运笔路线。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笔画里红色的先天就是横的运笔路线,大家伸出食指,跟老师进行书空。(至少书空两遍,学生才能记住运笔路线) 3、在这里老师要先教给大家,什么是逆锋起笔,我们初学书法,学的是柳体书法,柳体就是典型的逆锋起笔,而且柳体字的每一横都是逆锋起笔,(此时教师一定要在投影器上用米字格做示范)笔尖指向右下方,向左上方轻轻按下去,再向右下方转回,接着向上稍稍提笔,这就是逆锋起笔,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试一试逆锋起笔。 4、起笔之后,我们要学中锋运笔,(继续示范,毛笔向右方拉过去)最后要慢一点,笔尖向上提,再向下顿,接着下压向左上方收笔,一个完整的笔画横,就写完了。 5、总结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点,学生们会接触到一些从未见过的词语,认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法,所以,讲解一定详细,示范一定要标准。先用手指书空,在桌子上练习也是因为毛笔不好控制,用手指先体会运笔路线有助于记忆横画的写法。 五、亲身实践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米字格里练习横画的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