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据《史记》载: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火祖”;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据此可知,二者都(?? )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 C.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D.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2、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 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3、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至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 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 C.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 D.铁犁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 4、《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 A.因时耕作,集体劳动 B.分工细致,技术先进 C.重视农时,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5、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 (单位:件)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6、宋代广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产。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 ) A.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B.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D.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7、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9、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基出土的“厩苑律”有这样的规定:负责饲养耕牛的厩苑,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寸要对主事者处笞刑十下。材料不能说明当时( ) A.较为重视农耕畜力的保护 B.耕牛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已有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 D.铁犁牛耕是各地主要的耕作方式 10、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A. 打击工商业者 B. 限制农民经商 C. 协调官商关系 D. 规范商业行为 11、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