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54861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竖组合》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41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1课 横竖组合,教学设计
  • cover
执教 年级 三年下册 课题 横竖组合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横竖组合》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11课.在本单元的前两课中,我们完成了两横并排和两竖并列的教学.在楷书中,横和竖的组合也是常见的情况.当横和竖作为笔画组合出现在字中时,一般竖较粗,横较细,而且横和竖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本课的范字都是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横竖组合的独体字,且都是多个(两个或三个)横画与一个竖画组合,代表着简单的横竖组合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对楷书中横竖组合的字中横画和竖画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处理好简单的横竖组合的情况,以更好地构建好整字的“骨架”.提按是一种基本的运笔方法.可以说,提按是书家表现笔法的关键所在.本课的“书法园地”栏目简单地介绍了“提按”的概念和表现“提按”的方法,特别提到了笔锋下按和提起时的用笔技巧和所需注意事项,还出示了苏轼的书法让学生体会字中笔画的“提按”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按”这一运笔方法. 学 情 分 析 1. 截止到本节课,小学三年级孩子学习书法课有半个多学期了,对于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画”和“竖画”的书写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书写本课范字时会有一定的笔画基础做支撑. 2. 在本单元的前两课中,我们完成了两横并排的教学.本课范字都存在两横并排(如“上”“士”)甚至三横并排(如“王”)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有了前面的课程基础,在分析三个范字横画的形态差异时不会很难.但落在笔头上书写好各个横画的形态实属不易,因此教师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鼓励学生要有耐心,要细心. 3. “提按”的用笔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书法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讲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应示范“提按”,学生细心观察并亲身动笔体验. 4. 三年级学生年纪小,学期短,对于横竖组合的字中横画与竖画的位置关系的处理和结构的把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对比. 5. 书法课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不会太高,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 学 理 念 1.重视学生的“双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执笔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错误习惯,纠正起来就很难。因此,从学生学习书法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强调坐势的“三个一”以及正确的执笔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提醒、不断纠正,让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养成提笔不忘正确“双姿”的好习惯。 2.注重处理好技能与审美的关系 书法是重技能的,在教学中除了要精讲字的笔画结构特点,书写法则之外,还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出汉字的结构规律,但书法教学是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让学生懂得书法美,在练习中提高审美能力,才是书法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必须要揭示汉字内在美育因素,笔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展示汉字为“纸上的音乐舞蹈”的真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带动书写技能的进步。 3.注意书法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都越来越重视情感的因素,书法教学同样也要强调情感的内在作用。教师通过情感的境界,积极主动地学,从而能大大促进学生书法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讲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欣赏古今大家的作品,参观书法展览,教师从中分析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