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57091

北师大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练习》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7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五年级,书法,下册,第8课 集字练习,教学设计
  • cover
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年级册课 五年级 下册 课 题 8 集字练习 授课教师 课时 一课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依据北京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教育。”遵循“软笔适古,硬笔适今”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以“一课一字,一字一得”为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理论依据: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突破口。几千年来,书法的学习方法不外就是通过对中国经典碑帖的临摹,得以继承和传播。临摹的目的就是从结构到笔画与古人求同求似。根据“先重结构,再重用笔”的原则,首先强调提高眼的观察力,然后才是手的表现力,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本课,在数字化设备的帮助下,通过“摹临复合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再通过“比较法”,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而提高学生手的表现力。 教 学 目 标 任务目标 基本目标 1、理解“德润身”的含义;2、掌握“德润身”三个字的基本写法。 高级目标 1、学习根据作品的整体要求,对集字作品进行细微调整;2、集字练习,书写一幅作品。 三维目标 技术目标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目标 从结构到笔画与古人求同求似。 文化目标 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德润身”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德润身”三个字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PPT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学生活动 复习与导入3-5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字,“富润屋,德润身”。意思是:富有的人,其家里必然辉煌夺目;品德高尚的人,可使他的行为更加美好。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以此自勉,以德润身,从小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 德润身。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地方应该用心体会和践行“德润身”带给我们的启示? 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良好的卫生习惯;诚信为先;遵守诚诺;友爱同学;见贤思齐;刻苦学习 新知传授与讲解示范8-6 掌握“德润身”三个字的基本写法如何理解教材中对“德”字相依平衡、有动有静的提示?教材中提示我们“润”字有正有斜,有序组合,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呢?教材中提示“身”字竖向身形,斜向运动,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例字示范,边写边讲解。 从下部来看左右部件基本齐平,从上部来看右高于左,两个撇画在方向和长短上都有明显不同;书写右侧部件时注意右侧上下部件的间距,不宜过大或过挤。三点水第一个点的位置略居右侧,后两个点在一条垂线上,点画的形态也各不相同。门字框左侧的两个短横写点和提。横折钩的竖向笔画端正、粗壮。在整个字中起主导作用。身字是一个竖向伸展,上窄下宽,整体细长的字,起笔撇画为平撇,末笔撇画为斜撇,较长。中间两个短横与竖画不连接。横 横提方向一致,有些斜。 学生实践与作业讲评15 学生练习三个例字的写法,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和执笔习惯。把三个字集成一幅作品时,为了协调平衡,我们可以如何调整呢? 老师示范条幅的书写方法,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集体纠正,个别问题做个别指导。 “德”字过于倾斜,应当略微端正一些;“润”字整体过于松散,可以略微紧凑一些;“身”字整体狭长,可写得宽一些。 拓展提高与作品展示10-8 老师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向全班展示,评价方式应力求多样化,评价时坚持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