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59106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6课 长撇》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001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上册,第6课 长撇,教学设计
  • cover
第6课长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探索知道长撇的书写要点。 2.能写出形态漂亮、力道遒劲的长撇。 3.能用撇的笔法正确书写带长撇的汉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写出形态漂亮、力道遒劲的长撇。 难点 能用撇的笔法正确书写带长撇的汉字。 教具学具准备:笔、墨、纸、砚、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观看中国书法视频,从文字和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生:外国人在学习中国字。师:是呀,说明中国书法有无穷的魅力。师:那作为中国人你们应该怎样呢?生:写好字。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来卡片奖给你。中国书法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十大国粹之首,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品质,做好中国人,烙上中国印,写好中国字。齐读:“我是中国人,我要写好中国字”。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中国书法的纪录片,让学生明白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下去,观看了连外国人学习书法的图片明白了书法的魅力和影响力,从而激发孩子们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愿望和自信心。】 二、探索与发现。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新学一个基本笔画,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师板书课题《长撇》。 师:长撇如一根象牙,所以古人把长撇比喻成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显得十分的尖锐有力。 颜体 柳体 赵体 欧体 2.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3、悬针竖的怎么起笔、行笔和收笔呢? 4、长撇的起笔、行笔、收笔呢? 请手中有起笔、行笔、收笔卡片的同学拿上来贴在这个长撇的相应位置。 【设计意图:1.每个笔画都不是单一的出现的,每个笔画也都是字的组成部件。撇也一样,师重点选取四种楷书中带撇的字,揭示笔画与字的关系,也顺带引出课题。2.书法不仅是用技巧写出来,还需要想象来感悟,通过想象撇的形状来感悟笔画内在的“势”,这样写出来撇笔画才有气势和魄力。3.因为教材中长撇的教学是在悬针竖之后,所以学生学习的起点可以从悬针竖迁移过来,并且长撇和悬针竖的书写方法也差不多的,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二)撇的教学。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怎么写撇了吗?生:知道。师:既然都知道了呀,既那这节课就用不着再上了刚才学的是书法知识,而书法知识要转变成书法技能需要得要领的反复训练,才能写出形态漂亮、力道遒劲的长撇。这才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请看大屏幕。 1.自学环节。 1)试看两次视频,看清长撇的起笔、行笔、收笔。 2)第一次试写一排长撇。(写字姿势,第一次试写不要紧的,只要表现出起笔行笔收笔就很好了) 自学成果展示。先抽一个好学生的作业展示评价起笔行笔收笔。 师:第一次试写如果你写的不好这是很正常的,你们比陈老师第一次写都要好很多。那怎样才能写出形态漂亮、力道遒劲的长撇?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自学之前的交流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书法知识应该转化为书法技能,从知识转变为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就:一是得要领,二是反复的训练才能写出好字。自学环节学生先是观看长撇的书写过程,从直观上感知长撇的书写全过程,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过程。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体现了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先学后教,互助展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二是为学生学习长撇搭建了支架和提供了素材。】 2.互学环节。 1)请看视频三次。 2)小组讨论:起笔后的动作?行笔速度?收笔时要求? 3)第二次试写长撇两排。(写字姿势,第二次试写要先想:起笔后要干什么?行笔速度是慢还是快?收笔时力送哪里?) 4)组内分工,准备展示(一人主持、一人讲解、一人书写、一人补充。) 【设计意图:互学环节各小组采用平板电脑开展互学活动,学生先观看三遍长撇书写的笔法讲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