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5919

感悟身边的传统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0135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感悟,身边,传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包装华丽的广告,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则广告,大家来欣赏一下。(播放广告片段)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气氛 师:请问这些广告呈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团圆喜庆的过年情景 师:这样的广告是很多的,只要同学们留心,就能发现临近过年,电视广告也会充满年味,洋溢着过年的温馨气氛。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下面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近春节。(ppt)板书:过年 新课教授 一.年的来历 有哪为同学知道过年的来历?关于过年有着种种动人的传说,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过年的传说” 年兽的故事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或直接显示ppt) 师:传说固然动听也为过年增添了诸多的神秘色彩,但是它们并不完全可信,有哪位同学知道春节的真正历史呢? 西周的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被认为是新年习俗的起源。 汉武帝时,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春节开始定型。 新中国成立后,才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古时春节就叫元日、元旦,为了区别于公历1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二.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这么说来春节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同学也有14、5年的过年史了吧,想必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接下来请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年的或家里是如何过年的,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回忆一下,刚才的广告给了你什么启示(当学生回答不出时可提问) 学生回答,教师可将重点的列在黑板上 贴春联,团圆饭,福到了,贴窗花、吃饺子、金童玉女、春节联欢晚会 同学们的过节方式也可谓多姿多彩啊。你们觉得以前的人过节跟我们现在一样吗?他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讨论,叫学生回答过程中可以用这话其他的人听仔细了,有不一样的等下来补充) 出示: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结合诗作和平时所学来讨论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古时放爆竹现在放烟花;古时挂桃符,守卫门户的神灵,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现在贴金童玉女和倒福; 师: 在春节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也有一些旧习俗为人们淡忘,但也有一些习俗形式上传承了下来,但是其作用或方式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就以这几个主要的春节习俗为列来说说。 在你看来,春节的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年的故事)如学生说不出可自己先讲压岁钱作为例子 春节习俗 过去的作用 (方式) 现在的作用 (方式) 压岁钱 压祟驱邪 亲情爱意 放爆竹 恐吓鬼神 热闹喜庆的气氛 祭祖 祭祖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加上些酒菜 纸制的轿车、别墅等,一杯薄酒,鲜花、植树 拜年 带上礼品登门拜访 带上礼品,登门拜访寄贺卡、发E-mail、打电话 为什么这些习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改变好吗?有什么意义?(板书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风吹旷野纸钱飞”已成城乡一些墓地一景,由此引发的火情、火警不断。生者对死者的追思不必通过这样庸俗的方式来进行。把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和善良愿望用更加环保、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寄托哀思,树立现代文明的祭扫观念,同时维护生态文明,这不是更好吗? 在历史的发展中,习俗发生变化,过春节也突破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 我国哪些民族或临近的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壮族、彝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畲族等等;日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