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62388

北师大版六年级书法下册《第9课 平正》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0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六年级,书法,下册,第9课 平正,教学设计
  • cover
第9课 平正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 年级册课 六年级下册 课 题 《第9课 平正》 参考资料 《书谱》《画禅室随笔》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围绕该纲要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颜体楷书结字平正的结构规律、技巧,掌握教材中范字的书写方法,提高书写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通过向学生介绍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和书学思想,来提升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平正”的理解,传承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本课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发展观来组织课堂教学,遵循“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范字的结构规律和书写方法。 教 学 目 标 任务目标 基本 1.掌握教材中范字的结构特征和书写方法。2.了解董其昌的生平、书法风格。 高级 1.深入理解颜体楷书结字的“奇”与“正”的关系。2.临写范字时能做到笔画、部件有奇有正,奇正相辅相成。3.理解董其昌书论中“以奇为正”“似奇反正”的书学思想。 三维目标 技术 掌握“平正”的结字技巧,并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比较精准和熟练地临写出相应的例字。 艺术 掌握颜体楷书中“平正”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所临写的例字具备颜体楷书的用笔、结构和章法特征,做到字中有奇有正,奇正相成。 文化 通过对范字的学习与临摹,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了解董其昌的生平、书法风格和书学思想,提升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 重点 1.理解颜体楷书“平正”的结字特征,掌握结字规律和书写技巧。2.对教材中范字的分析与临写。3.了解董其昌的生平和书法风格。 难点 颜体楷书结字中“奇”与“正”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 准备 1.笔、墨、纸、墨盘、书画毛毡等教学用具。2.展台、电脑、课件等软硬件设施。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教案) 学 生 活 动(学案)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与复习导入 1.请学生回忆在日常书写中,老师、家长和自己对书写效果的要求。2.出示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0课 奇正相成》中的范字“瑞”,请学生回答:范字“瑞”是如何做到“奇正相成”的?3.引导学生解读孙过庭书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法中“正”和“奇”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总结老师、家长和自己对书写效果的总体要求。学生观察范字,认真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并阐述自己对范字“奇正相成”的理解。学生聆听、思考教师的讲解,理解书法中“正”和“奇”的关系。 引出话题,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为构建新知作铺垫。让学生加深对“奇正相成”的理解。 新知传授与讲解示范 1.奇中有正(1)范字“直”的分析。a.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平正的吗?b.出示作出辅助线后的“直”,你现在认为这个字是平正的吗?c.出示天平的图片,请学生借助该图分析为什么范字“直”是平正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归纳和总结。(2)范字“夫”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范字中每一笔都是歪斜的,但为何整个字却是平正的?2.正中有奇(1)出示青铜器“马踏飞燕”的图片,请学生思考:马踏飞燕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是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马踏飞燕的艺术原理分析范字“玄”的“正中有奇”。(3)教师出示范字“軍”,请学生分组讨论:范字是如何做到“正中有奇”的?引导学生分析范字的用笔、结字特征。3.教师示范书写“軍”,学生仔细观察,掌握范字的书写方法。 学生观察范字,认真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并给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思考并回答范字“直”结体平正的理由。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并回答范字“夫”是如何做到“平正”的。学生观察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