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62398

北师大版六年级书法上册《第14课 上小下大》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6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六年级,书法,上册,第14课 上小下大,教学设计
  • cover
上小下大的字 教材: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 课题:上小下大的字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上小下大的字》 学科 写字 学段: 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出卷网-:北师大-出卷网-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观察“上小下大的字”,体会书写要领和规律。2.过程与方法:依据书写要领和规律,练习“上小下大的字”,掌握书写这类字的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要领和规律进行评价,提高鉴赏水平。教学重点:运用“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要领和规律进行练习。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要领和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察例字树立观察意识,培养观察能力,我采用如下策略:1.出示例字,引导观察吕、昌、多、哥、炎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例字,你发现例字的共同点了吗?2.观察例字思考问题 3.学生交流(预设:1、例字是上下结构2、上下两部分相同3、没能观察出笔画的变化)4. 总结规律(课件演示:1、例字上下两部分被两种颜色的彩块覆盖,以表示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的结构特点。2、发生变化的笔画闪动变色,以示强调。)二、示范讲解 强化要领1. 示范例字 哥、多2. 讲解强化(1. 笔画的起始位置 2.书写速度适中 3.结构特点 即: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结构紧凑)三、钢笔练习 体会要领 1.引导观察例字:吕、哥、多、炎 2.强调书写特点(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结构紧凑) 3.试写体会 (每字一遍) 4.巡视指导 5.示范强调 (示范学生有困难的字) 6.巩固练习 (巩固要领 记忆特点) 7.评价交流四、毛笔书写 强化要领 1.示范例字:炎 ( 巩固体会结构特点) 2. 引导观察 3. 临摹书写,强化要领 4. 巡视指导,个别示范 5. 组织展评 (评价形式:自评、生评、师评) (评价标准:1、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2、笔画变化是否合理 3、笔画占格是否准确 4、大小是否适当等。)五、拓展延伸了解书法小知识:王羲之与《兰亭序》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方法和书写要领,只有同学们善于发现、乐于发现,就一定能够发现字中的美,也一定能够写出更多更美的字来。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好较好待努力基本笔画能够准确、规范地书写基本笔画;准确地把握笔画的起始位置;理解“上小下大的字”笔画变化的原因并准确书写。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清晰;笔画的起始位置较准确;能够发现变化的笔画。笔画形态基本完整;笔画的起始位置不准确;能够发现变化的笔画。字形结构能够准确地把握“上小下大的字”的字形和结构特点即“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并能够按照规律书写这一类字。能够比较准确地书写“上小下大的字”的字形和结构。字形、结构特点明显。书写习惯能够运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书写;准确地观察“上小下大的字”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能够运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书写;观察较准确。能够运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书写;观察习惯待培养。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上小下大的字》的教学设计在鼓励孩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发现为线索,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发现和感悟“上小下大的字”的结构美;学会发现和探究“上小下大的字”的结构规律;学会发现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反思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出示本课例字“吕”、“昌”、“多”、“哥”、“炎”问题引导:你发现例字的共同特点了吗?教师注重了启发和引导。很快,学生发现:例字是由相同的两部分组合成的上下结构的字。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上下两部分的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