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63784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14课 弯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4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8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上册,第14课 弯钩,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14课、弯钩 学科 书法 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软笔书法笔法 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 书法练习指导(实验) -出卷网-: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依据《中小学生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学生不仅应提高书法技法水平,陶冶性情,还应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书法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宗旨,以开展以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拓展教材内容,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热情,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弯钩的书写方法,在体验感悟中学习书法。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套教材以学生书法技法训练为主,设置了“书写要点”、“想想看看”、“书法园地”、“集字练习”等栏目。本册内容为软笔书法入门阶段的学习。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不少笔画的写法。本课为第十四课《弯钩》,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讲授弯钩和相关例字的书写方法以及宣纸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观察及书写能力,感悟中国书法魅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硬笔字基础,使用毛笔进行书写还不到一个学期。学生既要了解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又要了解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考虑到带钩画的笔画难度相对较大,本课有关宣纸的知识点较多,三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弯钩练习歌,图文讲解,课堂示范和自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书写及欣赏书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字书法美的欣赏,体悟书法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及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弯钩及相关例字的书写要领,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教学难点:弯钩在不同字中的变化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第14课 弯钩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组织教学教学意图:引导学生高效快速进入上课状态教学方法:健康坐姿操、调节呼吸教学活动:1、健康坐姿操 【音乐播放】口诀:扭扭头、伸伸肩、挺挺背、展展臂、并并足。学生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做到头正、肩平、背直、臂开、足安。2、呼吸调节操 【音乐播放】方法:学生通过均匀地呼气、吐气逐步达到心静的状态。书法名言分享: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蒋勋《汉字书法之美》第二环节:导入新课教学意图: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开启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图片赏析教学活动:1、图片赏析通过图片对比,比较上节课竖钩和本节课弯钩的异同。第三环节:教授新课教学意图:了解弯钩的书写要点教学方法:观察,分析,示范教学活动:弯钩的书写要点。弯钩练习歌:弯钩起笔轻而尖,先轻后重带弧弯。向左钩出要有力,支撑整字作用显。例字“子”和“存”中弯钩的不同之处。“子”字弯钩较弯,“存”字弯钩较直。毛笔示范,领略技法的交融。分别对“弯钩”、“子”、“存”为字例进行书写示范,从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方面做到运笔方法准确;4、想想看看:两个例字的结构关系。子:弯腰立正。存:左右平稳、竖向一致。第四环节:书写实践分层实践:基础一般的学生以基本笔画的书写和描红为主,单钩为辅;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描红和单钩书写完毕后尝试自己动手写例字。实践过程:1、学生拿出练习材料,进行描红练习;2、单钩临写。3、直接临写。写完后,同学之间互评优缺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