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6926

三四单元的教材分析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551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材,分析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复习目标 1、七大洲四大洋轮廓 最大的洲 最小的洲 四大洋面积比较 海峡 2、自然景观 地形:5种 气候: 气温 降水 1、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地中海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 附:季风———风向、影响。 三、人种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国旗: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国界: 山 河流 经纬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四、地球仪 纬线 经线 南北半球 温度带 低、中、高纬度 东西半球 时间计算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面积最为辽阔,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比所有陆地面积还大的洋是 ( ) 2、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 ) 3、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的地区是在 ( ) 4、下列表述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 ) 5、下列地形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 ) 6、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7、世界人口构成中,人口最多的人种是 ( ) 8、全部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大洲是 ( ) 9、全年炎热,十分干燥的气候是 ( ) 10、0度经线和0度纬线相比,正确的 是 ( ) 二、读图分析: 七大洲:A——— B——— C——— D——— E——— F——— G——— 四大洋:H——— I——— J——— K——— 白色人种 亚洲东南部 黄色人种 非洲 黑色人种 欧洲和大洋州 连线题: 下列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 中国 巴西 英国 埃及 美国 澳大利亚 形 状 长度变化 指示方向 经 线 纬 线(课件网) 第三、四单元教学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的内容, “我们生活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有7个目标,而第三单元对应的是目标2: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此目标又有7个二级目标即“内容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本单元各课内容相对应的内容目标如下表: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课 山川秀美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2-5 通过典型事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特点,以及人地方面的主要问题。2-2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第三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5 通过典型事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特点,以及人地方面的主要问题。2-3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综合探究三 游历华夏1-3 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2-5 通过典型事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特点,以及人地方面的主要问题。 内容目标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2-4 第二课 山川秀美2-4 ;2-5 ;2-2 第三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5 ;2-3 综合探究三 游历华夏1-3 ;2-5 。 本单元各课内容相对应的内容目标与教师用书中列出的课程标准基本相同。只是我们在第二课中加入了2-2,在第三课中加入了2-3。这两条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也是可以达到的,同时是对此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学会说明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位置特点,能在地图上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知道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及民族分布特点。(第一课) 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分析说明我国地形、气候、主要河流的显著特征,分析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二课) 3.学会比较和分析我国南北方及东西部在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认识我国地区之间交流与互补的重要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