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70061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4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51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下册,第4课 横折钩,教学设计
  • cover
4.《横折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书法练习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内容《横折钩》。本套教材以学生书法技法训练为主,设置了“书写要点”、“想想看看”、“书法园地”等板块,每课都配有清晰的范字图片,并附有详细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书的最后还设置有书写练习部分,方便学生的练习,做到学以致用。本节课我主要讲横折钩和相关例字的要点以及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感受中国书法之美。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软笔书法基础,但尚且处于书法学习初级阶段。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又要了解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及运用。本课的横折钩是一个组合笔画,相对于其他笔画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并找特点,再探究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晓横折钩及相关例字的特点,初步掌握其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横折钩的形状,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其特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步探索横折钩及相关汉字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横折钩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自身书写水平,增强学生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横折钩和相关例字的特点及书写方法为重点。 难点:横折钩在不同字中的变化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为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书法用具、教材、PPT课件。 学生:书法用具、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轻音乐,学生根据提示放松,并调整坐姿。老师分享书法名言,准备上课。 出示例字图片,学生观察,找出藏在例字中的共同笔画?引出课题:第四课《横折钩》。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营造温馨氛围,让学生放松自己,调整心境,做好课前准备。分享书圣王羲之书法名言,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学习书法的观念,促进学生学习。通过出示例字图片,学生观察,寻找藏在字中的笔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教学作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从字形方面学习基本笔画横折钩 1.观察横折钩,想一想横折钩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小组讨论,横折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长短 (2)粗细 (3)斜正 注意:钩画较小,勿写大。 【设计意图:横折钩是组合笔画,书写难度较大,因此先从其外形入手,由浅入深的学习。根据“学本式”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先观察横折钩,再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横折钩的特点。】 (二)从笔法方面学习横折钩 1.学生朗读横折钩练习歌:斜切起笔先写横,顿笔折锋直向下,横细竖粗渐收笔,末端出钩要干脆。 2.老师分析横折钩练习歌 【设计意图:书法以用笔为上,学习书法,笔法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借助教材中的书写口诀,为学生学习笔法铺路搭桥,展开学习。】 (三)横折钩的运用 区别比较横折钩的不同写法 1.观察比较“司”和“丹”:两个例字中横折钩有什么不同? 2.学生和老师共同讲解“司”和“丹”的结构特点。 (1)司:竖挺直、横等距。左右关联 (2)丹:中宫紧收、横画舒展、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横折钩在不同字中是有变化的,并找出不同点,通过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探究“司”、“丹”的结构特点,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帮助学生掌握了“司”和“丹”的特点,为下一步书写做准备。】 三、教师示范 1.演示描红练习的方法。 2.演示单钩临写的方法。 3.演示空白格对照临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示范,学生直观观察老师书写的方法,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为下一步书写做准备。】 四、艺术实践 1.以描红为主,进行练习。 2.以单钩临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