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70065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2课 卧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8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下册,第2课 卧钩,教学设计
  • cover
附件3: 卧 钩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卧钩(写字指导课)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北师大2011课标版写字教材 章节 第2课 学时 1学时 年级 三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练习,掌握“卧钩”和“心”的写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搭配,了解汉字讲究避让的组合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基本笔画的导入,引导学生发现钩的方向不同。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书写中做到一看二写三比较。 3、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练字热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2、培养学生书写时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欣赏字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汉字的书写能力已有一些基础,认知特点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出示横钩、斜钩、竖弯钩等基本笔画导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观察发现,钩的方向不同,从而引入卧钩。出示楷书四大家书写的不同风格的心字,引导学生欣赏,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激发了学生练好字的热情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我采用了交互式白板中放大、标注、圈点、配乐等功能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展示台,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优点,互挑毛病,共同进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作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一)教学重点: 1、注意行笔和运笔。 2、掌握“卧钩”和独体字“心”的写法。 3、探究心字底与上半部分的搭配规律“上大则下小,上下则下大”,渗透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理念。 (二)教学难点: 1、笔画的位置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心字底与上半部分的搭配规律。 (三)解决措施: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整合多种媒体资源,运用白板的演示、标注、、拖动、音乐等功能,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形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解决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激趣导入(图片情境导入) (0’00”-2’38”) 复习基本笔画导入新课。 白板出示课题 教师采用电子白板出示以前学过的横钩、竖钩、横折钩等基本笔画。 学生观察这些基本笔画后,发现这些基本笔画都带钩,再进一步发现钩的方向不同。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标注出钩不同的方向。 二、观察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独体字马) (2’38”-5’50”) 学生观察卧钩,把握书写要点。 师白板出示卧钩,放大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卧钩的形状、行笔的过程以及卧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独立观察卧钩的形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行笔中的变化。 1、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用蓝笔标注出重点,强调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 三、书写练习(学生书写卧钩) (5’50”- 7’35”) 在白板上放大观察后,学生在把握书写要点的基础上,描红、临写。 1、白板出示习字纸。 2、学生描红2个,临写2个。 3、要求描红时要笔笔到位,心手并用。描的过程就是对范字特点及书写规律深入体会的过程。临写要注意一气可成。写完一个后与范字比较,查找差距,然后再临写下一个。 4、提醒学生双姿。(握笔姿势与坐姿) 5、师巡回指导。发现典型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1、学生看白板上的卧钩,书空体会。 2、端正双姿,在写字纸上练习写字。 3、学生先描红2个,体会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