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71210

【名师精选】逐题必刷(全国卷)第29题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061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国,解析,原卷版,1895-1919,探索,觉醒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题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 1.甲午战争前,早期改良思想表达分散;甲午战后,变法思想形成潮流,并出现群体诉求;既而又发展为以《时务报》为代表阵地的全国性舆论和以湖南维新运动为先驱的实施层面;最终促成统治集团内部比较强势的变法意向。这可以佐证维新派的变法 A.注重宣传策略的选择运用 B.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心理累积 C.突出整体舆论氛围的创设 D.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2.“中华民族”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但在1913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A.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 B.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C.《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D.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 3.傅斯年于1919年在文章中指出:“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钻进来。”由此推知,傅斯年 A.提倡西方的科学民主 B.欲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C.主张中西文化相交融 D.全盘吸收西方的文化 4.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5.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6.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7.孙中山在190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对满族和清朝政府有“满洲鞑子”“满奴”“满贼”“异种”“外国人”等近20种蔑称,但他在1906年又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他在1912年进而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上述现象可以说明 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②孙中山最终完全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③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经历了艰难的思想历程 ④历史人物的历史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8.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 旗帜 使用地区 十八星旗 湖北、湖南、江西 青天白日三色旗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 五色旗 江苏、浙江、安徽 这表明 A.独立的省份都是武力夺权 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 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D.国内对青天白日三色旗的普遍认同 9.梁启超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下列主张与梁启超意图相似的是 A.民为邦本 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 10.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